2018年玻璃行業十大新聞
1、《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解讀
一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明確規定:“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確有必要建設的新項目,必須按照等量或減量的原則制定產能置換方案。為規范產能置換方案的制定及實施工作,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產業〔2015〕127號,以下簡稱原辦法),該辦法已于2017年12月31日到期。為確保政策的連續性,便于產能置換工作有章可循,必須根據化解產能工作新形勢、新問題和新要求,對原辦法進行必要的修訂。
2、“一帶一路”玻璃產業整合基金成立
在香港上市的國內玻璃行業企業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玻控股)與國內私募股權投資領軍企業之一的弘毅投資、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專業投資平臺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近日共同發起設立“一帶一路玻璃產業整合基金”。這是我國玻璃行業首個“一帶一路”主題基金,該基金計劃總規模3億美元,將充分利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優勢及機遇,投資于“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多個玻璃產業的建設和整合。
3、液晶顯示器用薄浮法玻璃行業標準8月1日開始實施
記者2月5日從省質監局獲悉,由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主持制定的標準GB/T 20314-2017《液晶顯示器用薄浮法玻璃》,日前經質檢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將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4、工信部嚴禁新上擴能的水泥、玻璃項目
工信部11日發文稱,預計2018年建材行業運行總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行業增加值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經濟效益和產業結構繼續改善。2018年要依規倒逼去產能。嚴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名義新上擴大產能的水泥、玻璃項目;對水泥玻璃行業全面實施排污許可,利用市場化手段壓減水泥玻璃過剩產能;繼續推進吉林省和河北省沙河市通過聯合重組推動市場主體主動去產能試點,探索設立行業結構調整資金;指導行業實施錯峰生產。
5、玻璃外殼將成手機發展趨勢3D玻璃產業鏈有望爆發
上市公司布局3D玻璃產業,今年2月底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三星、索尼、中興等手機廠商分別發布了新的旗艦產品,并無一例外都配備了3D玻璃后蓋。進入3月份以來,華為、小米、HTC、一加等手機廠商即將發布的新款機型中,也大多采用3D玻璃后蓋。
6、河北玻璃棧道標準下月起實施
日前,省住建廳會同省質監局、省旅發委、省安監局編制了《景區人行玻璃懸索橋與玻璃棧道技術標準》,將于8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對景區人行玻璃懸索橋與玻璃棧道建設材料、設計、施工、驗收、檢測與評定以及運營安全管理等均提出了明確標準規范。
7、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重申嚴禁新增產能
工信部、發改委13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嚴肅產能置換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嚴格把好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備案源頭關口,不得以其他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的建設項目。對確有必要新建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需持有經當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 門公告的產能置換方案。
8、珠三角擬禁止新建擴建規劃外的水泥玻璃等重污染項目
日前,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征求《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以下簡稱“草案”)二十一條指出,珠江三角洲區域將禁止新建、擴建規劃外的鋼鐵、原油加工、乙烯生產、造紙、水泥、平板玻璃、除特種陶瓷以外的陶瓷、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重污染項目。
9、工信部就平板玻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建議
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召開平板玻璃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指出,近兩年平板玻璃行業運行總體形勢良好,但對一些趨勢性、苗頭性問題要引起重視,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嚴格產能置換。
10、平板玻璃企業注意環境部新標準來了元旦起實施
為了進一步完善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技術支撐體系,指導和規范固定污染源源強核算工作,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平板玻璃制造》《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煉焦化學工業》《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石油煉制工業》《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有色金屬冶煉》和《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電鍍》五項環保標準,規定了相關工業污染源源強核算的基本原則、內容、核算方法及要求。